返回索引页

《美国的货币危机与中国的三份文件》

2023-02-24



通胀模型
美国金融现状
中国外交转向
金砖会议
俄乌战场现状
苏格兰独立
提问


Credit: 栗子
唐湘龙 01:00
欢迎来龙行天下,没有错,我是唐湘龙。当然这两个礼拜的时间,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诶,唐湘龙不见了哈,但是对吧,反正就有些私人的事,那就不特别报告了。好了今天星期五的时间,同时也是在 228 的连续假期前的最后一个上班日。其实昨天下午开始,我陆陆续续的恢复了一些录音的工作。

好,那今天早上的时间九点半钟,龙行天下的单元,因为我承诺过,我答应过,而且我要凹他不容易,那个王孟源老师。在二 月份的时候,特别安排了两次的王孟源,一方面最近事情真的很多,再来因为每次王孟源上完节目之后,那个我可以感觉到观众的那个忠诚度,那个热情,那个敲碗的力度,我那个碗都敲破很多了,所以我只好就说,再凹王孟源,那请王孟源这个二月份的时候安排了两次王孟源的讲座单元。

好了,今天的我们会谈的几个主题。在标题上面,我之前跟孟源,在交换一些的一些的时事、议题的看法的时候,有关于美国的这些的货币跟财政的问题,其实我们经常谈到的哈。但是,大概到这个时刻,是一个可以给做一个系统性地讲解跟理解的时候。

再来,你也注意到了,今天 2 月 24 号,刚好是俄乌战一周年。一周年,那之前的不管是慕尼黑安全会议也好啦、拜登的讲话、 Putin 的讲话、以及中国大陆外交部的这些的讲话,大家都在讲话。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中国大陆的几份的重要的文件,这些的文件都不是一般部会所能够拟定的,那我们称之为超部长级的文件,那这个到底代表了什么样的讯息?

最后,如果我们时间还够的时候,我们再来看一下,就是大不列颠会被变成小不列颠,这是过去,我曾经用开玩笑的口吻就是,大不列颠有没有可能变小不列颠?因为你看到北边的苏格兰,那个味道现在越来越浓厚。南边的北爱尔兰那个味道越来越浓厚,都想要跟着脱欧之后的英国 Say goodbye。但是,现在当苏格兰的首席的部长,其实你就可以把她当做苏格兰的总理。苏格兰的这个担任了八年的首席部长请辞了,这个请辞,有点哀怨,有点壮志未酬身先死的味道,那到底接下去?大不列颠会是个怎么样的情况?苏格兰又会是个怎么样的情况?然后这个有机会也谈到。

好在我们节目开始之前的时候,因为王孟源已经在线上了哈。那我刚讲了,我希望我们的观众朋友今天在线上的来先给王孟源的刷一波,来在我们线上的他,透过越洋视讯连线,他人在美东跟我的视讯刚好是相反的,所以当我早上轻轻松松地在做节目的,说王孟源也是有点辛苦的,因为他已经是晚上的九点半钟,晚上的十点多了哈。在这个时间的做节目,确实是有点辛苦,但在我们线上的王孟源,孟源欢迎。
王孟源 04:24
很高兴再来跟大家聊聊天。

通胀模型


唐湘龙 04:27
好,来,我们今天从从美国通膨看,看起来是在缓慢地在下降美国的这一波的通膨,这一波的货币危机过了吗?那美国的财政也是货币的另外的一面了,那我们也注意到耶伦,耶伦大概是美国的现在的内阁里面,感觉上面对于急着要和中国谈事最积极的一个,除了布林肯之外就她了,为什么?
王孟源 04:59
我们先回顾一下,我在 2019 年的时候就特别写了一篇博文,而且做了一个视频,预测在未来的 2-3 年会有一个很严重的世纪级的危机,这个危机会是 50 年首见的通胀性危机。后来虽然有新冠出现,但是只是把发生的时间点稍微往后推,推到我所估计的上限,就是基本上是 2 年半后出现的。这个最危险的时候就是 2021 年年底到 2022 年年初,这段时间的时候,美国的通胀是领先全球的所有先进工业国,就是你如果拿他来跟英国或者跟欧盟相比的话他比高出至少 3%。但是到了 2022 年年中,他们就交叉了,到现在是反过来美国的通货膨胀反而比人家低了三四个百分点。这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刚刚一周年的这个俄乌战事。在发动之后,欧盟非常热情地做了经济性的自杀,切断了跟俄国的能源合作,那么这么一来就基本上等于牺牲了自己的工业前途,所以立刻就所有的资金还有产业都是外移。这外移的第一选择就是美国。尤其美国又刚刚通过了一系列的贸易性保护(保护性的贸易法案),所以美国的这一轮的通胀危机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大概一年之前,然后在欧盟舍身救主之后就慢慢地缓解了。

我在我的博客上用一个比喻,就是理工人有一个概念叫做,任何的承力结构——飞机或者是土木工程——它的那个所能够承受的最大载重,都有两种:一种叫做动态;一种叫做静态。你如果是静态——就是很慢的话——它可以承受更高的重量,但是如果是这样上下乱跳的话,它这个在更小的重量就可以把它压垮。经济上也是这样子的。你如果是一个非常不稳定非常急性的症状的话,急性的经济危机就会造成恐慌,然后就会有连锁性的、非线性的连锁反应,那这样一来它所造成的恶果就会远远更为严重,整个经济体系的崩溃对急性的问题,它的承受力更低。

我现在刚刚讲了说美国熬过了这一轮的通胀。我并不是说这个大事已定,他没有什么问题了,而是他把急性的问题转化成慢性的问题,这个转化的过程靠的是英国跟欧洲日本还有中国的配合。就是他们在去年一整年,这四个主要的工业化地区都非常识相地让自己的货币贬值,货币贬值的时候就帮助压抑了美国内的通胀势头、就是他们的通胀... 当然我想我们有时间嘛,刚开始嘛那我讲的详细一点。

通胀其实要形成一个严重的经济危机的话,就是像 50 年前的那个危机的话,它有三个要素。最长期的背景因素是你的货币必须超供,就是印钞机印的太多,但这并不代表会产生危机,它只是让你的时机成熟有这个可能。然后,下一步是要有导火线,这个短期的导火线通常是我们所说的供给面的问题。像我们这一轮看到的有两个供给面的问题:一个是因为新冠,所以他们很多运输业、还有制造业的劳工的、还有农业的劳工都没有办法好好的生产;当然另一个常见的供给面问题就是能源。50 年前也是一样的。50 年前的那个能源危机,1973 年的能源危机是触发当时滞涨的的导火线;第三个要素是你这个通胀一旦被引发,然后又有肥沃的土壤,这个肥沃的土壤就是你印钞印的太多。你必须要从导火线所引发的那一部分、经济的那一部分传递到其余的部分,而这个所谓的其余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劳工的工资。就是必须要因为通胀有了起点,然后因为货币超发所以没有阻力能够让他自然的消停,那这个时候,你还必须要有一个机制它传递到大部分劳工的工资,然后这个工资开始普遍上涨。50 年前的话这个机制,在美国的这个机制是工会。当时的工会是每年都会去谈判看要调薪上涨多少。最近这几十年,其实美联储的主席一直有恃无恐,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美国的工会已经被完全的掏空了,已经没有那个上调工资的那个能力。

但是我们在这一轮看到了有一个替代性的机制,他这个不是完整的替代,就是他比较弱一点,但是他还是出现,这个出现的是什么?就是过去 40 年美国的经济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型之后,有很多是个体户、个体的服务性的,比如说木匠或者是水电工之类的,或者是一个简单的顾问或者是教师这样子这些人,我说的教师是补习性的教师。这些人他们在过去这 40 年基本上他们的工资是停滞的、没有往上涨,这一次因为新冠导致服务业特别危险,因为你必须要面对面的做服务业嘛,所以就退休了一批。我前几个月有讲过,就是目前美国的这个失业率还是很低,然后劳工还是有供不应求的趋势,其实就是因为在新冠的那两年,有超过 5% 的、最有钱的那 5% 劳工提早退休了,那这些人通常就是 50 岁左右,他们原本是可以再干 10 年、15 年的,但他不干了,因为他们有储蓄,然后觉得为了那么一点钱卖命不值得。这样一来的话,剩下的人就有理由、有空间可以提升他们的工资。这个工资的提升,我自己估计是大概 30% 到 50%,就是过去这三年提升了 30% 到 50%,这远远的比美国自己的所谓的 CPI 统计要高很多。

这点我想要特别指出的是一年之前我也做过一个视频,特别讨论了一下通货膨胀这个计算很有问题。就是美国在 1983 年的时候改换了 CPI 的算法,到了 1996 年的时候又换了一次算法,每次换都是让新的数值比原本的低,而这个基本原因不完全是要为了哄骗大众,而是因为他的法律,尤其是最重要的是社会安全基金 social security,他的一个老年的福利,他的这个是依法律,从1990 年前开始就是依法规定跟着通货膨胀率自动上涨,所以你的通货膨胀率如果被低估的话,这个社会福利金也会跟着降低,他们既然没有办法去... 要立法修改这个社会福利金的金额是非常困难的,你基本上是政治自杀,但是去玩这种统计的伎俩,把这个数字往下调是很简单的事情。所以他 1983 年的时候下调了一次,1996 年的时候下调了一次,我记得一年前我是估计在过去这 30、40年一共压低了,平均每年压低是 0.4% 点多。但是大家要注意平均每年压低 0.4% 点多 或 0.5% 并不是真的每年就比真实的通货膨胀率低了 0.5%。

我刚刚讲过去这 40 年有很长的一段时间,这些服务业的零工他的收入没有真正的上涨,就是上涨勉勉强强跟通货膨胀差不多,那也就是一年 0.5%、一年 1% 这样子,在这种低通货膨胀率的时候,就是过去这 40 年有通货膨胀越来越低,一直到了最近 20 年特别的低,为什么?基本的原因是美国在 1970 年代他的滞涨过去之后,他们为...我刚刚讲的,要打击工会,就是那个他们了解工会的这个太强大了,是造成通货膨胀为基的三大原因之一,所以为了要釜底抽薪,这才是他们 1980 年代开始 outsourcing,就是向海外送工作,先送到台湾然后来送到大陆去。当时你说那些学术精英或者是战略精英他们懂不懂这个:你把你的制造业往外送有危险。他们懂的,对不对?但是不得不做,因为当时的 Volcker 他们的美联储主席为了控制通胀,他把短期利率都已经调到 20% 了,真的是已经在绝望,真的是非常绝望。我博客的读者可以到我博客去看,我想两三个礼拜前我刚刚引用了 Volcker 自己在 1980 年代初所讲的一句话,他讲的就是:为了要挽救我们的国家、为了要压制通胀,必须要把整个经济体系拆掉重来。他的意思就是不得不做outsourcing,就是后来 Reagan 上台之后就大力地推行 outsourcing。不光是资本家的那边推动的,而是学术精英跟战略精英也同意的,知道不得不这样做,要不然工会的势力太大了他们的通涨永远都是一个达摩克里斯剑悬在头上。

我刚刚讲了这么多的意思就是,因为这个 outsourcing,所以尤其到了最近这 30 年这个outsourcing 的对象变成中国大陆之后,整个潜在的制造业的工资不但没有上涨而且下降
,就是他们不再... 因为这个制造业实际上制造的那过程被送到大陆去了,那大陆的工资比美国要低了好几倍。所以隐性的同样一个电子产品,比如说是一个电风扇什么的,以前的工资可能占整个成本的 40% 现在它只占 5%,这个就带来美国过去 40 年的通胀压力越来越低,反而过去 20 年其实最流行的就是 deflation 通缩,对不对?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提供了在劳工工资上的不断压缩的的反压力。当这种整个经济环境是通缩的时候,他的这个 CPI 就是通货膨胀率的统计就不会出太大的问题。因为你原本就只有 1% 的话,你没办法把它压的太低嘛对不对,所以我说过去三十几年的平均每年少报 0.4%+ 的,这只是平均,真正测量错误是当通货膨胀偶尔爆发的时候,就是通货膨胀超过 4%、5% 的时候。你通货膨胀,真实的通货膨胀率是 1% 的时候你很难说只报告 0.5%,但是如果真实的通胀膨胀率是 10% 的时候,你很容易就说他是 8%。 你懂我的意思吗?就是实际上的误差是出现在通货膨胀率很高的时候,那通货膨胀率很高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就是过去这两年。
唐湘龙 20:41
大部分人,对于对很高通膨的那个灵敏度其实并没有这么高,差个一两个百分点你不会有感觉
王孟源 20:48
你的误差,其实是百分比了,10% 报成 8% 的话,看起来好像是差 2% 其实只是 4/5,对不对。但是那个如果真实的通货膨胀率是 1% 的话,你要报成 0.5% 就不容易了,因为人家就觉得,哎你这样子少报了一半。我说了这么多,除了说我们这些住美国的人他的那个社会保险金被骗走了一些之外,其实有很严重的影响。我跟大家提醒一下,就是 GDP 这个东西,我们现在日常所说的GDP,比如说现在是年初嘛,所以去年的 GDP 成长率刚刚出来,他的报导是美国是 2.1%、日本是 1.4%、英国是 4.0%。但是我想提醒大家这些所谓的 headline number 就是头条新闻上的数字,其实都是经过通货膨胀率调整过的。就是你根据名义上的 GDP 生产从 1 万亿美元涨到 11000 亿的话,这并看起来好像是 10% 的成长,但是你要把通货成长率扣掉,如果通货成长率是 5% 的话,扣掉之后就只剩下 5% 的成长了。所以你想想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去年其实应该是 9%、10%,但他只报了 7%、8%,差了 1.0% 点多,那这个很自动地就让他的 GDP 成长率提高了 1% 点多。
唐湘龙 22:47
就 GDP 被灌水了。
王孟源 22:49
被灌水。
唐湘龙 22:51
对,被刻意压低的通膨数字给灌水。
王孟源 22:54
如果不相信我这么说,我对美国的这个 2.1% 这个数字这样的评论,大家想想去年的这个经济环境日本凭什么成长 1.4%。日本过去 40 年的的成长基本上是负值,三十几年的基本上负值,去年有那么好吗?他一下子成长了 1.4%。英国更惨,英国现在的那个通货膨胀率还是二位数字的,他居然能够成长4%,哪有这个道理。这很明显的是因为他们把 CPI 就是那个通货膨胀率给误算了,少算了一大堆。 我想美国至少少算了 1%、日本可能也少算了 1%、英国这至少少算了 2%,可能是 3%。就是这些国家其实日本没有成长 1%,那英国跟美国顶多就是成长 1%。所以我先跟大家讲一下,就是当前的这个经济态势其实一点都不乐观。完全你唯一能说的正面的一个大好处就是他原本一年之前有急性的问题,现在已经转化成为慢性的问题,就是不再有我刚刚说的那种dynamic load 的把那个整个成立结构完全打垮的那个危险,就是没有立即的危险。

美国金融现状


唐湘龙 24:35
如果你说这是变成一个慢性的危机,而你认为现在的经济的情况没有乐观的理由,许多的数字是被美化的,那是被包装过的大家在饮鸩止渴,那这个危机接下去会用着怎么样的方式呈现?
王孟源 24:57
但是你如果去看美国的股市的话,今年这将近两个月他的那个股市又上涨了 16%,为什么?基本的原因是美联储在 2019 年年底转化成 QE 之后,从 QT 转化成 QE 之后,就是从量化紧缩转化成量化宽松之后,一直到 2022 年初,两年半的时间就印了 5 万亿美元。这 5 万亿美元基本上就进入三个领域,除了当然也有到国外的,但是到国外的这些已经开始回收了,回收了一年了,暂时先不管那方面,美国内有三个领域,他们一般都是称为所谓的 Household、Business 跟 Finance。Household 就是一般的家庭的私人储蓄,Business 就是企业界自己的现金储蓄,然后金融是金融机构的手上的现金。这 5 万亿虽然有一部分外泄到国外,但是在过去这一年
因为美元上涨的关系,他又回流了,回流了所以你事实上是这 5 万亿美元还是在美国。我想我在半年前,也许是三四个月前在博客有一个讨论就是我说:这个 5 万亿不可能一年就把它消耗掉的,现金太多了。所以你现在股市这么坚挺,事实上就是因为金融体系还有还有那些投资人身上的现金还是过多。
唐湘龙 26:48
烂头寸很多了,现在到处都是烂头寸。
王孟源 26:51
对。过去这一年,我说过刚刚说到了他一年之前从 QE 又转回成 QT,就是从量化宽松又转化成量化紧缩,这一年来一共回收了不到 0.5 万亿、就是 5000 亿。这个 5000 亿是不够的,你回收5000 亿是远远不够,因为你放了 5 万亿嘛,对不对。然后我刚刚说的 Household、business 跟finance 他们浪费的地方,浪费损耗也没有这么快,所以目前为止这三个管道都还是有很多剩余的现金。尤其是大银行,就是因为 2008 年是大银行率先倒闭,所以他们现在剩下来... 这次非常的谨慎,基本上反而越大的银行他的那个财务状况就越健康。你如果去看美联储现在他有很多交易窗口,基本上大家不是跟美联储要现金,而是现金过多往美联储那边塞,这个其实过去一整年都是这样子。往美联储手里塞现金的管道有两个:一个是所谓的 excess reserve 就是额外的保证金,这是银行界必须要按法规留在中央银行手里的叫做保证金,但是因为现金过多所以几年前美联储说你们可以放额外的保证金,那这个额外保证金有什么好处?就是美联储付蛮好、蛮高的利息,你完全没有风险但是还一样可以拿很好的利息,大银行为了准备,所以就有 3 万亿的保证金在那里,其中有 1 万多亿是额外保证金,到目前为止仍然是这样子,那这个至少还要一年才能够慢慢的消耗掉。另外还有一个窗口也是过多现金往里面塞的,不过这个叫做 reverse repo 反向回购。我想着讲的是很专业,不过我之所以特别提这个,是怕有那种半专业的股民听我在这边讲,我如果不解释一下的话他们会说哎那你怎么不提这个。这个 reverse repo 也有额外的 1 万亿的现金,但是这 1 万亿其实并不是真正属于金融管道的,而是所谓的 money market fund 最喜欢用reverse repo。这 11000 亿基本上都是所谓的 money market fund,那这个 money market 其实就是大家的短期存款,一般老百姓的短期存款集合起来,然后由那个专业的金融机构设法产生利息。所以事实上这 1 万多亿他所体现的就是我刚刚说的,所谓 Household 的额外现金、家庭的额外现金,另外还有那个企业的,就是这三个大致都还有 1 万亿在里面,所以你至少还要需要一年,可能到一年半。

我讲这么多的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子还需要 1 年左右这些塞满着现金储蓄的管道才会慢慢消耗掉,与此同时美联储本身还在继续做量化紧缩,这个量化紧缩大约是一年 0.5 个万亿,就是 5000 亿,会不会马上今年出危险了?大概是不会。就是你如果只有这些很自然的金融经济性跟货币政策的事情来考虑的话,似乎是要等到最早是今年年底,更可能是明年上半年了才会出问题。

但是刚好上个礼拜有一个读者在我的博客发问,问我有关就是,也是你有你问到的就是这个美国的财政部长想要来访问中国,然后他就问说跟美国的国债有没有什么关系?我说没有关系。美国的国债对我刚刚所讲的这些事情有一个修正性的影响,那我在这里解释一下。美国的国债本身永远都不会跳票,因为他是用美元定价的,大不了就是叫美联储再多印一些钞票。所以美国国债唯一的影响就是影响美联储量化宽松跟量化紧缩的速度。他们现在刚好又到了国债上限了,大概是今本月初的时候几个礼拜之前,他们开始不能够再发行新国债了,然后你如果看既往的历史的话,一般是要六、七个月来解决这种这种事情,就是因为他有其他的会计手段可以假装说,可以从石头里拧出水来,就是拧出现金来让联邦政府继续花钱,所以要等到最后一分钟他们的这个政治闹剧才会结束,然后反对党也就是共和党才会同意再提高债务。上面那大家算一算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就是可能要到今年 8 月或者 9 月他们才能够重发国债。重发国债的时候一次发多少?美国一年的赤字是 1 万多亿,他有半年没有发国债这个必须要马上弥补,然后又有接下来未来两三个月的花费必须要赶快的筹措,所以他一次就会印大约 1 万亿。所以到今年八九月美国这个国会的作秀做完之后,他会一次发行 1 万亿国债。

我刚刚讲了半天的现金的问题、美国金融管道的现金的问题是什么?就是它的效应其实是等同量化紧缩的,因为它就像一个吸尘器一样把那个现金从金融管道里面吸走了,只不过是美联储的量化紧缩,是吸到他美联储的账上。美联储基本上是一个美元的黑洞嘛,那个进去以后就不见了。但是联邦政府把这个吸过来以后,他也是把它浪费,花掉了。所以对债市的... 我这里的债市是指广义的债市不是指国债,用英文讲是所谓的 credit market 的影响是跟量化紧缩相同的。所以他的效应就是到今年年底下半年,会一下的让原本今年量化紧缩 0.5 万亿变成紧缩 1.5 万亿,而且这个是急性的。我刚刚特别讲道,你这个经济的这种危机或者是不利的态势他是急性跟慢性有很大的差别的。(如果)他是一个很急性的,在一两个月之内就会消灭 1 万亿的现金,那这就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第四季的时候造成现部分的现金短缺。一个更大的危险是这个时间点对美国来说非常的糟糕,为什么?因为第 15 届金砖会议是今年 8 月要开,而且我预期是今年 8 月在南非开会的时候沙特阿拉伯、就是大陆说是沙特 Saudi 他会加入金砖,我自己个人预期或者说希望是与其同时会宣布由建立金砖货币,然后 Saudi 会转为用金砖货币来做石油定价。而且,这些能源国还有这些第三世界国家都会很快的大幅的把他们的储备、他们的外币储备从美元向金砖货币转换。
唐湘龙 36:50
好,在我我过去看过的资料,美国的实体发行的货币就是我们可以抓在手上的绿色的那张Greenback,那 Greenback 大概是 6 兆多美金,但是在账面上面,美国的总体金融体系里面的财富加上着乘数效应大概是 21、22 兆美金,跟他的一年的总体的 GDP 的产值差不多,但他债务现在大概在已经在 31、32 兆美美金。在他现在的货币现在的困境,你刚提到就是说耶伦急着要跟中国对话跟国债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中国或者日本美国的主要的国债的持有的这些的国家最近大概方向比较一致都在抛售美债。这个抛售短时间,第一个就是中国有政治企图吗?第二个就是他会对美国发生什么影响吗?
王孟源 37:51
我是希望这个金砖货币还有所有的外汇储备的政策是一个协同性的战略性的去美元化。因为美国在一年之前成功度过那个通胀危机之后问题转为慢性,那你要再重新创立一个急性的问题,我认为在未来的三五年,这个是最好的机会。然后我其实特别建议说提那三个新的文件,用意也就在这里,你开场白的时候提到的那三个超部长级的文件是我建议的嘛,我之所以建议是我认为它代表着中国外交大战略的一个成熟、一个转变、一个坚定化,而这个刚好就是在20大之后新旧交替,现在就是刚好在新旧交替,对不对?

中国外交转向


唐湘龙 39:08
这是今天的重点。因为孟源在跟我提这件事情之后,我觉得我觉得孟源启发了我很多的概念了,就说这些的文件摆在那里的时候看起来都是一些白纸黑字、死的东西。可是孟源在告诉我说这个不太寻常,他背后应该有一整套的思考我觉得有道理。我们刚刚讲的... 其实孟源刚刚讲的就美国的美国的金融、美国的货币,美国的联总会现在仍然形同了全球央行的时候,其实他的债务问题是不会困扰他的,真正会影响到美国、会打击到美国的金融面的大概只有一个就是去美元化能落实到怎么样的程度。美元的全球的市占率、交易当中的市占率,这才是真正会对美国造成重伤害的,所以我相信美国在乎的这件事情。好那我们回头来看这三份文件,这三份文件你为什么会觉得它非比寻常?
王孟源 40:10
好。在大概一年前就是他们王毅被提拔之前,他的前任杨洁篪在 Anchorage 跟 Blinken 会议的时候第一次说出事实,直话直说,他说:“我们把你们想的太好了”。然后在那之后,中国的外交部发言人,目前的发言人叫汪文斌,他慢慢的就变成他也日常性的直话直说,批评美国的那些骗人的傻话。就是美国过去这二、三十年这个他们的政治精英、政坛的权贵的精英的水准下降的太快,真的是,像我这种来美国 30 多年的人真的是很感慨。但是……举个例子,像昨天我看到的——因为我知道今天要来讲汪文斌的那个发言的典型,所以我就简单的去看昨天他说了什么——他说的是布林肯口出狂言颠倒黑白。你说这种非常直白的话,你如果去看我的博客的话,那就在五六年前,我想整个华语界也就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来评论美国人的。但是,当时 2017 年、2018 年贸易战开始的时候,我说要对等反击,那个时候连我的老读者都吓了一跳,大部分都不以为然,都认为我太疯狂激进了。不是!这是完全理性的事情,人家是要准备谋财害命的时候,没有跟他谈判的余地,没有跟……

Well,但是这种会议发言,还有发言人做反驳这个,他现在固然变成日常,而且变得非常尖锐了,但是他并没有我要提的那三份文件的那么重要。为什么那三份文件特别重要?因为他们是政策性的,而且显示了战略决定,很明显的是反映的是战略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篇,这一篇是 3 天前发表的叫做——《美国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是一个外交部的专门报告。这个报告是他们花了几个月,我相信是把我博客的老内容,还有后来被转述的别人写的文章,通通吸收了一遍,(唐:向全世界控诉美国)。但是这是以外交部的名义花了半年左右——看起来是花了半年左右——集思广益写的一个东西。这是非常非常非常严重的,就是我已经不再认定美国是一个可以打交道的正常国家。你是一个霸道的霸凌者,你面对霸凌者跟面对正常国家,是有完全不同的战略选择的。

然后接下来就是王毅提出了一个《全球安全倡议》,这里面他的核心就是我上上个月,十二月的时候,我跟你讲的《联合国宪章》的那个,所有国家有基本主权的那个概念,对不对?有些基本的权利,是所有的国家都平等的,那这些权利就是所谓的主权,那也是联合国宪章的意义。那他的这个,你如果去看他的王毅发表这篇全球安全倡议,他强调的就是你不能够再让美国这种,我说了算、我高兴了就可以随时改变规则这样,唯一的规则就是规则我来定。他的这个安全倡议,洋洋洒洒,他特别去谈联合国宪章好几次。他的意义就在于,你这个规则必须要平等,必须要与联合国宪章的基本精神,就是我那时候讲的威斯特伐利亚的精神。

然后,更可怕的是那个我说的第三份文件其实不是文件,而是中国的驻联合国代表在昨天特别
发言,说不能够让北溪的破坏者为所欲为,必须要追究。那你想想看这是这已经是摆明了,我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我就是摆明了不让你,英文的所谓 get away with 不能够,就不让你逃。不让你从这些事上面有脱身的机会。

对,那与此同时王毅现在人在莫斯科嘛,刚刚跟跟 Putin 会见,面对面。大家都预期今年春天,习近平本人会到莫斯科去跟 Putin 见面。我想有一些亲俄的欧洲评论员,在过去两天开始猜测,是不是中国要参战,或者是正式的提供军工。
唐湘龙 46:40
没有错,你觉得会吗?
王孟源 46:44
我觉得他们是想的太多了。事实上,第一是不需要。俄国的军工,已经进入全面动员。
唐湘龙 46:50
你在你你在半个月前特别讲过,俄国的军工实力,是远超过我们的评估的
王孟源 46:59
对,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第二个,这也不是中国传统的的方式;第三个,是你真正有效的打击点。我在过去博客写了9年,我从第一年就开始讲到现在。而且我刚刚讲贸易战刚开始,四五年前贸易战,5年前贸易战刚开始的时候,我就讲要对等反击。对等反击不是你贸易禁运或者什么或者是收关税,我也对等地收关税。不是!对等是找对方的痛点,用对等强度去打击。这痛点是什么?就是美元嘛!从博客一开始9年前就解写到现在,你要真正消灭美国到处霸凌的能力,他的那个基础要釜底抽薪的话,就是打击美元,美元是他的力量的权源也是他的软肋。

金砖会议



所以,我真的认为习近平如果到莫斯科去谈的话,主要谈的就是这个金砖扩大,在今年 8 月扩大之后,调整新的国际架构的一些细节。就是基本原则,就是原则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你必须要正式的会面,然后把它用白纸黑字写下来,但这白纸黑字他可能不会公布了。但是他们会面,是必须要把原则用精确的文字把它敲定下来。这个我觉得这样是很好的,因为虽然说中共二十大之后的新旧交替,现在正在进行,但是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把以前的那些金融体系、人民银行的人都换掉了。但是换掉以后新上来的人我还没有信心,因为还没有看过他们是怎么处事的,我只知道换掉的那些人是早就该走了。但是,俄国的中央银行的行长 Nabiullina,我是有信心的。因为我观察她观察了10年了,所以如果是中俄这样紧密合作的话,我觉得在金砖货币这件事上,不会搞砸,细节上不会搞差,不会搞错。就是因此,这是为什么,我今天又想要谈今年年底的美国的货币财政问题,然后又要谈中共的态度的改变,外交战略态度的改变。因为这两件事情我觉得都是共通的:那个他们的焦点就是今年 8 月的那个金砖会议。
唐湘龙 49:56
好,如果……当然,就像刚孟源提到的,最近这一两个礼拜西方的媒体对于习近平——因为王毅已经到了到了莫斯科嘛,而且王毅到莫斯科看也看得出来,就是 Putin 也好,莫斯科对他呢是非常温暖的接待。那不管是坐的位置也好,然后 Putin 的亲自的接见,那些的肢体语言,那不像是表演,就是中俄之间的互动,他们有共同的就是说战略利益。这个战略利益呢,使得大家唇齿相依也好,有规划共同的未来也好,总而言之中俄的关系,现在看起来真的是坚若磐石——习近平呢,如果说接下去四五月的到访,那美国也好,西方的媒体不断的在下针,下药,觉得这个时候怎么怎么还有人敢去莫斯科访问呢?你到底想到莫斯科干什么呢?

俄乌战场现状



但除了金砖之外,这次的访问,会在对俄乌战争产生怎么样的影响吗?因为今天是俄乌战争的一周年,那今天我们两个人在谈这件事情的时候,好像一周年,没有总结讲点话也不对。
王孟源 51:07
好吧,那就总结两三句好了。我上个月已经总结过了,我上个月总结其实只不过是,重新地重复我在 11 月讲过的东西。我不是真正的普通的媒体名嘴,我不是事后诸葛亮然后蹭热门出来凑热闹这种人。你要谈一个议题,有意义的谈话的话呢,必须是预测嘛,那如果预测完全精确的话,你不需要未来的 4 个月 5 个月的也每次都重复。

大家有兴趣的话到我的博客去看,就是我 4 个月、5 个月前讲的,完全都还是有效。就是基本上,俄国原本就立在不败之地,就是他们原本真正害怕的是在金融跟经济贸易上被打垮,这也是原本美国的计划。但是呢开战一个半月之后,到 3 月底 4 月初呢,就已经很明显的是俄方在这里大获全胜,而且下一个战线,就是外交战线也已经大获全胜。所以呢,在军事上Putin}始终是有恃无恐,因为顶多就是退个几百公里嘛,对不对?你因为以1 打 2 ,对方的你的军力是 1:2 的时候,如果是真的没办法,你就退个几百公里,然后再等我这些一切都准备好,内部国内国外等民心士气都准备好的时候,我再征兵。他现在征兵征得差不多完了,他随时都可以投入那些部队。现在投入的部队还不到1/2对不对,可以投入的部队是50万,现在投入的才只有20万,你随时还有30万可以。而且呢,现在的战线只有800公里,他另外还有2,000多公里的战线可以随时启动。这,他这是胜券在握,根本一点意义都没有,我现在都已经懒得跟大家谈谈这些。其实这完全是在猫玩老鼠的态势,就是完全就是等着,跟他玩一玩,好,你们北约要送什么武新武器了,你们再炒一炒,好,再送新武器来,然后我看看怎么应对,然后把他打掉,然后你们再送下一波。反正北约现在的军工这么实力这么弱。俄国真正的对手是北约嘛,尤其是在波兰还有波罗的海三小国,还有芬兰那个阵线,那在未来5-10年那是真正的潜在问题所在。那你现在先把他们的军工消耗掉,把他们的财政跟那经济给打好好地打击一顿,对未来5-10年都是有好处的。所以,那他们必须这样偷偷摸摸地转送到乌克兰,那从波兰跟乌克兰的边境送到前线1000多公里,然后一路上被俄国这样子高兴打就就打,对他们来说非常好的态势,对不对?你高兴送武器你就送嘛,反正你能够送到前线的只有1/3,2/3我帮你打掉了。这比你收在你自己的库房里面,到时候真的北约跟俄国正式开战的时候,可以一起打过来,这样好的好很多嘛。所以,我跟大家说,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就是胜负已定,基本上只是时间问题
唐湘龙 55:05
唯一大家只要想一个画面,就是说如果今年习近平因为 3 月份开两会嘛,大概两会期间呢,就是说中国领导人出访的机会大概比较小,所以可能 3 月底 4 月,就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呢,习近平会不会呢到莫斯科跟 Putin 见面。重点刚刚我们提到的两件事情都是很重要,不过那个是时间点,以现在大家对俄乌战场的分析,今年的就俄乌的一个大决战,会不会呢在在春季的时候展开,很有可能。如果以时间点来看很有可能呢,就是呢习近平呢在访莫斯科的那个前后,正是俄乌在乌克兰战场上面的,俄乌的大决战的时候。好,那个画面大家自己先脑补一下,到时候呢我们再来讨论。

苏格兰独立



王孟源准备的菜呢,我都不想浪费。来,我们回头来关注一下呢苏格兰这个议题,是今年一定要面对的议题,那本来今年10月的时候,苏格兰是准备要再办第二次的苏格兰独立公投的,但是现在发生的事情呢,就是英国的法院看起来是做了一个非常政治性的处理,就是不接受就是苏格兰在没有经过伦敦同意的情况之下,再办第二次的独立公投,哇,看了一下那个解释,我怎么看都觉得就是一个政治。那现在就说苏格兰的这个首席部长,就苏格兰的这个女总理做了8年了,看起来在苏格兰的声望还不错,可以做 8 年,她请辞了,请辞了之后那接下去的苏格兰,大不列颠会变成小不列颠,这件事情的危机是不是暂时解除了。
王孟源 56:48
我觉得,现在我看到欧洲的一些评论员,他们是把 Sturgeon 下台,把 Sturgeon 拿来跟纽西兰刚刚下台的那个女总理相比,就是 Jacinda Ardern,那你表面上看来她们都是女强人,而且也都曾经就是短短两三年前,民意还支持很高的,然后现在一下子黯然下台。表面上看起来有类似,但实际上不是这样。Jacinda 是百分之百的主流的,她是所谓的温和派,她是百分百主流的。但是 Sturgeon 呢,不是主流,她是所谓的那种假叛逆,我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意思。
唐湘龙 57:46
这个你解释一下
王孟源 57:51
我解释一下,就是欧美在过去这20年呢,他们所谓的主流呢就是资本或者 deep state 能够完全掌控的,你不管是所谓的温和派中间派左派右派,只要是主流的派系,都是资本掌控得牢牢的。凡是资本不能够掌控的,就叫做极右或者极左,你如果是偏向于小企业、小生意人的,那个就叫做极右;你如果偏向劳工的就叫做极左。那偶尔在某些地方呢,他们有搞民族独立——那你知道英国跟美国,最喜欢全世界搞颜色革命的手段之一,就是去搞所谓民族自决或独立,(唐:对没错)但是呢,如果是发生在欧洲自己,尤其是英国自己的话,大逆不道!
唐湘龙 58:51
那就没有机会了,就霸凌他,抓他,通缉他
王孟源 58:58
对,所以另一个会被视为叛逆的手段,就是你搞这些民族自决的。所以 Sturgeon 她本身是搞苏格兰独立出来的。但是,除了这一点之外,你如果去看她的政见,是典型的白左,就是主流,比主流还要主流。就是,她对比如说同性恋呐这些这些议题的支持呢,比英国伦敦那些人还要强还要强烈。

那有另外一个女性的政客——欧洲的政客——也是这样子的,这就是刚刚上任的意大利总理Meloni。Meloni 除了对移民反对以外——就是北非来的移民,因为种族的关系非常反对之外——其他也都是完全遵循主流的,她刚刚上个礼拜才刚刚到基辅去跟 Zelensky 握手。基本上,凡是白左或者是 deep state 建制派说什么,他们都同意,但只有一个议题,单一的议题,他们是是反对的。那所以我觉得 Sturgeon 跟 Meloni 是属于同一类,就是他们基本受到美国价值观,白左这个价值观的完全洗脑,只在单一议题上不同意。那他们就不是,虽然他们不是 deep state,这个建制派的成员之一呢,但是他们是建制派可以容忍的,对不对?就是你反正就只有一个单一议题,我只要让这个在单一议题上阻止你,很容易嘛。那其他的事情你都同意,跟我同意,那没有什么问题。

这个跟美国现在的这个佛里达州长,DeSantis,他现在是民粹派的宠儿,这个就不一样,有本质上的不同。DeSantis 是建制派送去民粹派卧底的,就是为了要阻止 Trump 在 2024 年在共和党的初选胜出,所以预先埋的一个棋子。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现在不是只有单一议题,而是所有的议题都是哗众取宠的民粹,右派民粹,就是去跟 Trump 竞争。但是呢,你只要回头看10年前他还在当国会议员的时候,他讲的话完全相反,就是他当了州长以后,就这过去这三四年才180度转弯——不是 360 度——180度转弯,所以这很明显的他是,他原本就是建制派派的成员而是然后被派来卧底,来挖 Trump 的民意基础。

那所以我刚刚讲 Jacinda Ardern 是主流派,是她就是建制派的真正成员;这个 DeSantis 也是建制派的真正成员,但是被派去卧底;然后,Sturgeon 跟 Maloney,是只在单一议题上跟建制派有对抗,但是呢可以被(抵抗)。那她这一次下台呢,其实也是苏格兰国家党的一个传统,因为你看看2014年的时候 Sturgeon,之所以上台,就是因为她的前任 Salmond 因为上一次的苏格兰独立公投失败以后,他辞职负责。

但是我要特提到 Salmond,我要特别提一下 Salmond 是真正的反建制派,就是所有的,基本上所有的议题他都跟白左的价值观格格不入,这是为什么在 2018 年一直闹到 2021 年呢,有三年的时间他被刑事追溯,说他有性骚扰。这个是建制派处理反对派政客的一个典型手段,法国也曾经有一个有一个政客在纽约开会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被控性骚扰强奸嘛,然后他就不用选总统了。那这所以你可以看出这个 Salmond 在四五年前呢,他们还很……建制派还为了担心他复出,而特别的去用性骚扰这个罪名去追溯他。那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他们可以接受Sturgeon,但是他们不能够接受 Salmond。那现在 Sturgeon 这个下台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你刚刚讲到的,英国的最高法庭在去年11月的时候呢,用一个非常政治性的判决呢,挡住了下一次公投的路。那Sturgeon她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所以她就只好下台,因为整个所有的苏格兰国家党,他党成立的意义,基本意义就在于要搞苏格兰独立嘛。

那是不是是不是英国这样就天下太平了呢?只能说他们盎萨的人手段很辣,就是你这种直接让最高法院睁着眼睛说瞎话,这种事情他很简单就可以做出来。那做出来以后呢,的确是没有很好的方案,那现在的……不过并不是绝望,苏格兰独立并不是绝望,而是呢,我刚刚提到,当前
通胀压力仍然最高的,仍然是在两位数字的,就是英国。那所以苏格兰要独立并不是不可能
,在未来两三年要独立并不是不可能。但是呢,必须要英国的经济继续地崩溃,这个我们就必须要看,八月金砖会议之后,对美国的打击有多大。因为呢,毕竟我们从去年的经济走势就可以看出,美国打喷嚏呢,重感冒的人是谁呢,就是英国。因为为什么?因为英国的产业空心化比美国还要严重。

我以后有机会,跟大家讲一讲这个历史:就是 1956 年,艾森豪用第二次苏伊士危机,苏伊士危机彻底打败了英国维持殖民地的一个企图,就是那时候英国跟法国联合起来出兵苏伊士运河。艾森豪命令那个 IMF 国际货币基金会跟英国要债。英国还不出钱来,所以只好乖乖地撤兵。那之后呢,英国才真正的心服口服,不再试图当世界第一世界强权,而变成美国的走狗。但是呢,这样一来,当时你一旦放弃政治跟军事的权利呢,就对金融跟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1956年的时候英国的富豪就有一个 panic,有一个非常紧张,那紧张的结果就是他们建立了现代的——在那之后的两三年——他们建立了现代的所谓 Tax heavan——就是逃税天堂。我们为什么现在的逃税天堂,所谓说出来的,十个里面倒有八个是以前的英国殖民地?就是因为——包括香港跟新加坡在内,全世界最大的逃税天堂之就是香港——那就是五零年代后期,英国人建立了现代的这个国际逃税体制。

然后呢到了1960年代末期,十年之后呢,美国人因为在越战的时候花钱太多,他们注意到英国所建立的这个体系,这个体系里面包含的一个叫做所谓的 Eurodollar,名义上是 Eurodollar 其实是英国人自己搞的。那他说这 dollar 是我们的钱,结果被你们英国人拿去炒金融,赚黑钱去了。所以呢他们那个时候在 1960 年代末起呢,美国的大银行像 JP Morgan 这些呢,通通也都加入。所以我想四五年前我曾经在一个视频讲过,说美国本身也搞这些逃税的,但是只要不是美国纳税人,美国人就会帮你逃税:就是你逃别人国家的税,我不管。所以这是 1960 年代后期到 1970 年代早期那 10年了,美国去跟英国竞争。所以现在这个逃税的这行生意呢,大家都想的是瑞士,其实不是!瑞士只占很小的一部分,是所谓的银行秘密账户这种这个行业,其实真正搞的厉害的是所谓的 trust,信托基金。那这个盎萨系的,用的是所谓的信托基金这条路,但你都听不到。为什么呢?因为盎萨控制这个国际媒体,所以他们要讲这些逃税天堂,他们会故意去讲瑞士,其实瑞士只在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那我讲这么多是干什么呢?这个就是,因为英国跟美国在这些事情上高度重叠,那这些事情他的基础是什么?是你的主权嘛。就是你的能够罩得住,别人要来查税的时候,你可以说这是我的领地,你不能够来插手,对不对?那这是,如果美国出了问题的时候呢,美国会通过所有的通道吸收资金跟资源来挽救自己。那这里面跟美国连得最紧密的就是英国,尤其是这些黑钱的金融通道。所以第一个受损的,受损最大就是英国。所以我们要看今年下半年呢,这个美国的金融体系在受到一些震荡的时候呢,不一定能够造成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但是呢,反而是英国的危险更大。那如果英国出了真正的问题的时候呢,苏格兰就很可能咸鱼翻身了,我们要看下一任是谁。

唐湘龙 01:11:24
好,因为时间的关系,好,所以受益良多。今天,今天跟孟源大概只能聊到这地方,我简单刚有关于苏格兰的问题。苏格兰的独立它牵动到一个欧陆的因素,就是说当欧盟越强大的时候,我认为苏格兰想要寻求独立,以一个国家实体加入欧盟的那个念想就会越强烈,那这个中间是联动,尤其在英国脱欧了之后。可是现在的欧盟是在一个空前虚弱的状态,因为俄乌战争的关系,俄乌战争把北越给打高了,美国再度成为欧洲的共主,欧盟被边缘化弱化了,欧盟的功能正在大幅的萎缩。这或许跟英国为什么强烈的去支持就说乌克兰,因为乌克兰打越久,欧盟就越虚弱的情况就是在下面它就断了苏格兰的想要独立的这个念想,因为欧盟不在这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在舆论的发动上面来讲伤害是非常大的。好,这个是我的逻辑了,我们要敢跟。

王孟源 01:12:38
我不完全同意。第一个,苏格兰想要独立并不是主要,并不是想要加入欧盟,而是想要脱离英国,因为他们认为他们被英国人骗了,就因为事实上英国从 12 世纪一直打到 17 世纪, 18 世纪才成功的吸收了苏格兰,对不对?所以他有很长几百年的时间是世仇。所以你如果去看他们的基础教育的话,苏格兰的小孩子都会学那段历史,都知道他们打了几百年的战争,那,嗯,所以所谓的脱离英联邦去加入欧盟是一个借口,真正的动力是要跟英国一刀两断,但这段实际上另外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你实际上它的经贸也是跟英国结合得远远比欧盟更紧密,所以你如果真正要独立的话,一个合理的方案就是名义上独立,但是你仍然跟英国有关税同盟,有自由贸易,是完全的自由贸易。所以欧盟这个因素我觉得不要过考虑。

唐湘龙 01:14:09
好。当然毕竟以今天的英国的大英国大不列颠的总体的国力来讲,其他的国力除了金融以外,大部分都表现在表现在苏格兰身上,包括他的资源,他的许多的身材,那个苏格兰的影响是很大的。好,这个是英国接下去即使暂时挡住了,就像是西班牙挡住了,就说加泰隆隆尼亚的独立一样,那个都是用很丑陋的方式去打压,那也都是千年的几百年以上的世仇的关系,可是碰到国家主角的问题,你就发现这些平常强调民族自觉、著名自觉的这些老民主国家的那个嘴脸就出来了。

提问



唐湘龙 01:14:51
好了,我们来感谢我们的观众朋友,对了,因为我,你知道我得我两个礼拜的时间没出现,所以许多的观众朋友我接收到你们的想念了。

… 听众:好,美国的货币危机的恶化程度跟俄乌战争的激烈程度,会成为那大陆决策层决定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因素吗?孟源,你可以回答一下吗?这个问题。

王孟源 01:17:49
我不方便讨论。

唐湘龙 01:17:52
好好,好的,我懂你意思。

… 听众:然后昨天看到看到 Gonzalo Lira 发视频谈这篇美国霸权的危害,就猜到王博士今天可能会谈这件事情。那这个想请问王博士怎么看这个Gonzalo Lira 说的,这是中国对美国的宣战,你同意吗?

王孟源 01:18:18
我就,我不同意。我觉得这个……中国你可以说,这是因为中国已经在战略上知道。不得不采取敌对态势,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会去学美国去玩那些下流手段,OK,就是,基本上因为中国可以也应该从替代美元着手,根本不需要跟他们在这些这些小事情上面执着。嗯,对不对?

唐湘龙 01:18:52
好,但我们现在理解大陆的一些的言语跟他的对外作为的时候,我们还是非常习惯用美系的思考跟美系的概念,所以我觉得那个在概念上面来讲可能都会出问题,这是未来在大国政治谈论的时候,大家可能都需要建立起来的另外的一套的语言跟概念的系统,否则。

王孟源 01:19:15
因为那篇文章,那篇所谓的全球安全倡议,其实就是我们中国要走王道。他的内容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知道美国是混蛋,我保证中国不是那样的混蛋,请大家信任我们。

唐湘龙 01:19:32
… 听众:他说逃避税、私人银行这种东西是老王跟史东在谈香港问题时候所提到的,我还记得提了美国的在 Julius Baer 的是个比较好的选择。

唐湘龙 01:20:06
好,那感谢我们今天的所有的观众,随着王孟源的课程,随着唐湘龙的回来,大家也都回到了这个平台上面。接下去台湾方面有 4 天的年假。好了,台湾的观众朋友们跟大家说年假快乐。大陆朋友们在解封了之后,我陆续有很多的朋友也都回到了大陆,或者往返于两岸,都觉得大陆复原的状况非常快,这是今年 2023 年我觉得最好的消息。不过提醒大家, 2023 年它仍然会是非常动荡的一年,它不是哪一年的问题,而是整个大的、二战之后的秩序,正在快速地转变,整个的典范正在转移,生活在这个时代里面的时候,对这些的气氛是需要有一些捕捉的好,感谢。

王孟源 01:20:51
你说的... 比那个还严重,是自从欧洲开始,全球大航海、大殖民之后。 500 年来,白人/西欧白人占据世界顶端地位的这个崩解,这个体系的崩解的开始。也就是 500 年一次的变革,不是几十年一次的变革。

唐湘龙 01:21:15
好,就这样,就是这个 WASP,WASP 的这个这时代的终结的味道。好,那时间的关系,星期五的时间,感谢孟源在二月的时候被我绑架了两次,提供了非常精彩的内容,感谢呢,人在美东的王孟源,感谢。好,那也结束了。那也祝呢所有的我们的观众朋友呢,周末快乐。那下个礼拜见。拜。